| 多行不义必自毙
(duō xíng bù yì bì zì bì) |
| 解释:坏事干多了,结果是自己找死。 |
| 出处: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多行不义,必自毙,子姑待之。” |
| 示例:“~”,这是有史以来的天经地义。 ★郭沫若《武则天》第四幕 |
| 近义词:作茧自缚、作法自毙、自食其果 |
| 反义词: |
| 歇后语: |
| 用法:作宾语、分句;用于坏人 |
| 英文:a wicked person is sure to bring destruction to himself |
| 日文: |
| 法文: |
| 德文: |
| 俄文: |
| 成语故事:春秋时期,郑武公去世后,郑庄公即位,他的弟弟共叔段不服,就在自己的封地里招兵买马,准备篡位。祭仲劝郑庄公除掉共叔段,庄公说:“多行不义必自毙!”。共叔段公开谋反时,庄公亲自率军攻打共叔段 |
·上一篇成语:
多谋善断
·下一篇成语:
多艺多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