伤风败俗
(shāng fēng bài sú) |
解释:伤、败:败坏。指败坏社会风俗。多用来遣责道德败坏的行为。 |
出处:唐·韩愈《论佛骨表》:“伤风败俗,传笑四方,非细事也。” |
示例:纣王以为妲己好意,岂知内藏~之情,大坏纲常礼义之防。 ★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十九回 |
近义词:不堪入目、不堪入耳、伤化败俗 |
反义词:高风亮节、移风易俗 |
歇后语: |
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道德败坏的行为 |
英文:corrupt public morals |
日文:風俗(ふうぞく)をこわす |
法文: |
德文:die guten Sitten verderben |
俄文: |
成语故事:唐朝文学家韩愈在担任国子监博士期间,见唐宪宗把佛祖释迦牟尼的一块遗骨迎进宫内供奉,他特写《论佛骨表》劝谏唐宪宗说:“佛教并不能使人长寿,有的百姓愚昧无知,发疯地自残,干出一些伤风败俗的事情,于国于民都不利。” |
·上一篇成语:
师心自是
·下一篇成语:
讽一劝百